正確的說應該是介紹各島的生物起源
想起了這麼一個知名的島嶼 和台灣一樣 有一個外來人取的名字 -復活節島
拉帕努伊島一景 來源:wikipedia |
背景
拉帕努伊(RapaNui) 或者是大家所熟知的復活節島
西元1722年復活節日 被荷藉的探險家 Roggeveen所"發現"
居民為玻利尼西亞人 南島語系最東邊的一個分支 (台灣也是南島語系唷!)
由於其地理位置特殊 和島上的巨石像 給人神秘的色彩
石像
當地人稱這些重達數噸的巨石像為摩艾(moai)
現今對於立這些石像的目的仍有許多說法
其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為 石像代表島上一些握有權力的人
扮演神、人之間溝通的角色
而重達數十噸的石像 更成為幾百年來專家們難解的謎
(注:
2011年考古學家Terry Hunt及Carl P. Lip實驗移動石像的方法,由國家地理頻道記錄,利用三條繩子綁在石像上於左、右、後三個位置,用人力的方法左右拉動而後方用作穩定讓石像擺動,讓石像成功"行走"起來,被認為是解開了移動石像的謎團。)
文明與末路
在極度興盛的時期
島上曾經有8000~20000人 分成不同部落 彼此競爭 攻擊
居民主食為 海豚 魚類 海鳥 等
有別於其他玻利尼西亞人食物主要只有魚類
拉帕努伊島受限地形(深海) 另一方面是漁獲不如其他島嶼
居民利用棕櫚樹建造大型船隻捕獵海豚
還利用它運輸石像 建造房屋 森林被破壞作為耕地 種種原因使得森林漸漸消失
科學家根據垃圾遺跡分析
這時已漸漸沒有海豚骨頭 原因是已無法建造船隻 自然也沒法到遠海捕食海豚
導致淺海資源也漸漸耗盡
島民由漁民變為農民 開始注重養雞 種植作物
但因為森林大量消失 水土保持越來越差 土地越來越貧瘠
糧食成為一個大問題
同時來到這個島上的老鼠 使這個問題更加惡化
找不到東西吃的住民 開始吃跟著他們一起來到這個島上的老鼠還有
人......
在自然資源漸漸耗盡的同時
拉帕努伊遇到了最大的危機-征服者入侵
在首次被發現後的一世紀後 島上居民開始被西方殖民者當做奴隸販賣
1888年 智利政府宣布將拉帕努伊島納為領土
一直到1956年 海軍才撤出島上 並解除原住民的限制
省思
相信很多人都玩過世紀帝國這款遊戲
常常到最後把自家的資源都用完了還無法和對手分出高下
其實拉帕努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
提醒著我們
可能我們都會覺得自己不會這麼傻 像拉帕努伊人一樣 把自己的大棕櫚樹都砍光
但實際上 地球的大棕櫚樹們 也就是熱帶雨林
正以1300萬公頃/年的速度消失中 每分鐘就有一英畝的森林消失
隨手做環保 救救地球 和我們自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